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资讯详细页面
玉树文旅|玉树通天河中游新发现最大古岩画群
浏览次数:1356657  发布日期:2021-12-20 10:48:51

12月17日,研究人员在玉树州通天河中游藏娘地区新发现一处古代岩画群落,现场统计岩画个体共191幅岩画。目前,研究人员已对这处岩画群进行资料采集、测量、定位、登记等工作,并邀请专家开展相关研究。

image.png

拉姆扎纳岩画群

这是称多县文联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完成该县全域古岩画普查后,把工作重心转移至通天河全流域融合考察步骤中,首次在玉树市通天河中上游地区发现最大古岩画遗存,位于玉树市仲达乡与安冲乡交界处英邦滩拉姆扎纳山体东南方。

image.png

称多县文联工作人员测量登记


中央民族大学岩画中心主任张亚莎教授:这些新发现的岩画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期较长,有早晚不同风格,特色图案包括多种动物样式,有特色的猎人形象,吐蕃王朝时期摩崖石刻叠压在早期岩画之上,应是首次发现,对认识玉树石刻文化传统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工作人员现场调研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苟爱萍: 牦牛岩画为通体敲凿技法制作,人形岩画风格比较统一,人形岩画图像很有特点,塔图形晚一些,摩崖石刻,观察刻痕,可能为金属工具制作。整体来说,这处新发现岩画点,内容丰富,数量较多,多种图像出现在一处岩画点内,不仅反映出玉树岩画制作的延续性,而且反映出青藏高原东部岩画历史的古老性。

image.png

晚期班智达弥底大师造像

据研究人员仁青尼玛介绍,这些新发现的岩画有组合岩画和单体岩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主要以通体敲凿牦牛图案为主,有少量鹿和人物图形,也有较晚期的摩崖造像。早期岩画进一步贯通了通天河上下游上古时期密切的文化关系,明晰了古人类迁徙轨迹。晚期的一幅摩崖造像,疑似十世纪在玉树通天河流域传播佛法与艺术的班智达弥底大师画像,对玉树历史变迁、发展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image.png

独特的人形岩画图像

截至目前,称多县文联研究人员在通天河流域发现古岩画已达3千多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自驾游》官方微信号:zgzjy123    
 《中国自驾游》官网:www.chinazjy.com  
《中国自驾游》咨询电话:010-80706518

您是第1356657位访问用户
APP  | 手机版  |  电脑版  |  关于我们
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手机版-m.chinazjy.com